
王耀南院士:AI的下一個浪潮是具身智能技術應用當前,人類正邁向工業4.0智能化時代,機器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服務行業、智慧農業、國防安全等領域。而從第一臺機器人誕生起,具身智能機器人就是國際公認的機器人技術集大成者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場價值。“具身智能機器人已成為繼PC、手機、電動車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終端,可形成萬億級藍海市場?!痹?月30日舉辦的2025中國具身智能大會(CEAI 2025)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王耀南表示,當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仍需要科技和產業界勠力同心,推動具身智能產業大發展。當前,全球范圍內具身智能發展勢頭正勁。在國外,多個國家相繼出臺人形機器人發展政策,該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演進。2024年,據文獻統計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9億美元,并預計在2025年至2030年間快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45.5%至48.6%,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86.7億美元。在國內,為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我國各部門以及各省市相繼出臺了多項人形機器人發展政策。據文獻統計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1.58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同時,自2022年以來,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金額近44億元。王耀南院士表示,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供應、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制造和下游的應用領域三個主要環節。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呈現明顯的區域集中分布特點,從地域分布來看,人形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從技術角度看,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就是像人一樣與環境交互感知,自主規劃、決策行動、自動控制執行任務的能力,總體技術架構包括大腦(AI)、小腦(控制)、肢體(行動)。例如,在肢體方面,我們團隊研制的湘江時代R1-雙足人形機器人,主要是分析人類骨骼結構特點,類骨盆仿生設計,具有高擬人度、高靈活性、高負載的優點。同時,“多模態大模型賦能機器人為具身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路,有望顛覆傳統機器人的開發范式?!蓖跻显菏勘硎?,目前,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團隊開始研發基于大模型的多模態具身智能,AI的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能技術應用,如具身智能終端、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車、智能無人系統技術裝備等等。
從應用角度看,專業具身智能機器人正廣泛服務于國家重大工程和國民經濟重要領域,例如我們團隊將“5G工業互聯網+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應用于高端制藥領域,研制了網絡化云邊融合的制藥機器人自動化柔性生產線,實現制藥過程的無菌化和無人化操作;研發的智能腔鏡手術機器人的實時力反饋控制和術中關鍵目標分割定位等關鍵功能,可幫助醫生更清晰識別最佳下刀位置,并在動物手術中完成夾持、切割、縫合等各類手術操作。面向未來,王耀南院士表示,AI大模型將成為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感認知—規劃學習決策—任務執行的自主控制系統核心,機器人能夠通過對話理解人類意圖,并能根據任務完成情況給予人類反饋。當然,可適應多任務和多應用場景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 現在仍面臨許多技術挑戰和產業化落地的難題,需要大家—起共同努力通過進一步的科技創新解決,創造美好未來。